兩段大愛電視的影片,令我獲益良多!
https://youtu.be/G_Jp6LurJho
~ ~ ~ ~ ~ 以下為影片內容文字簡稿 ~ ~ ~ ~ ~
敘述結合手藝與心念的修行歷程,且出版了大樹之歌,光陰十帖兩書。
活著真好,可以寫作,可以畫畫,可以修行。
早年動盪,一種惘惘不安的經驗,纏繞一輩子,本以為此種生命的疑惑,可以從最高等的精神藝術,找到答案,此乃一種美麗的誤會。或以為文藝甚至繪畫可以找到生命中的天問。然,皆非究竟,唯獨佛法,藉著一種文學與藝術,讓佛法的面貌呼之欲出。藉藝術和諧的感覺,進入佛法的領域。佛學教法與自我生命的和融,找尋到人生真正的幸福。
這些年來,心中漸強感覺,一份對無常生命因緣的感謝。能畫畫,能學佛,真好。
畫畫,使我習於散漫的心能夠凝聚。學佛,使我不再製造心靈纏縛。自覺生死無憾,除了感謝,還有甚麼話好說?~光陰十帖
其實毛筆此手藝,毛筆與宣紙都是非常敏感的,筆紙接觸時刻,自然將整個精神貫注,幾乎連呼吸與心跳都要非常穩定,才能拉出平穩的線條,這就是一種禪定,從中遠離煩惱,覺察心靈清澈的本質,客觀看見內心本態,自然進入佛法領域。
畫這一系列靜物時,我想到佛說:看,只是看,儘量放下主觀的好惡取捨,只就物相光色與眼的接觸,用手繪取這份眼識的記錄,如此作畫,宛如禪修,每日就簡單的靜物觀察,學習,常感受到一份寂靜的喜悅。~光陰十帖
不安與煩惱心,沉浸手藝中,以達簡單地專注與忘我。每天某時刻,禪修若此,將心歸零,暫拋一切,打坐,經行(動禪),手藝等,將會心感幸福。以安定的心,觀照日日生活,日積月累,慢慢改變。
~ ~ 浸漫於窗櫺間的雨水與蒼灰的天色,著實令人產生對新世紀種種的憂思,.......心中浮現,雜阿含的經句:多聞世間苦樂之聲,樂受無放逸,苦觸不增憂,在這始終不圓滿的世間,我們所能擁有的苦與樂,好與壞,其實都一樣重要,能從中找到平衡腳步前行的人,會發現心靈上的寧靜。
此乃禪修的一種基本訓練,外境不因任何而不存在,但若將心安定下來,即可達到了佛陀所言:世間眾苦樂,萬般皆因緣,苦來願安受,樂享莫貪心。懂得處理,接受存在,即是修行。
那段時日,我清晨常赴新店山頭,觀察朝陽日出,乃至於陽光穿透大氣及山林,照亮山路泥地的情景,體驗得來的點點滴滴,融入佛傳畫中,也拉近了畫中古代的風景,我愛這份自然光照,至於佛陀所揭示的生命原理,不正也來自對大自然,深刻的瞭解,並如日光一般洞燭幽微嗎?~光陰十帖
自亮心燈,自然相應於法,佛法本存宇宙間,無生無滅,人人該走的道路,雖遮蔽於荒煙蔓草,佛陀教誨,如地圖指引。
晨光穿透樹梢,草葉露珠晶瑩,鳥雀鳴啾,淺流泛動波光,樹下宿的僧人是誰,會是阿難嗎?一切都得依靠你自己,一切都可以交給大自然微妙的法則,如此 自燈明 法燈明,你不久就會達到心解脫,慧解脫境地,不再輪迴於煩惱生滅中了。
~大樹之歌
晚飯過後不久,即倦了。
三點多起床,經行,專注於自己腳步,佛前靜坐,讀一點點經,寫一點點雜記,一天工作的開始。
心靈的本質就像一杯水,或混或清,端視己行,從佛法感受其澄清的本質,此乃人生幸福之道。
學習看清那依緣而生之萬物,如同星辰,如同你眼中的困境,如同一盞油燈,一個幻象,如同露珠,或如同泡沫,如同一場夢境,或如同閃電,或如同一朵雲彩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https://youtu.be/a3Ah9naeL5M
~ ~ ~ ~ ~ 以下為影片內容文字簡稿 ~ ~ ~ ~ ~
【人文講堂】20131115 - 奚淞 - 手藝禪
弘一法師晚年幾乎所有時間都是花在一個字一個字那麼溫柔,柔軟,端正地抄經。
母親的一針一線何嘗不也如同弘一法師抄經一般,也如同數著念珠的念佛般,那份安靜,柔軟,慈悲。
在漫長生命時空中,可否也能尋找到同樣一份安靜與柔軟與那份對世界的祝福呢?於是覺得手藝也是一種禪修。
描繪觀音當口,當拿筆落墨,十分鐘過後,其心已猶如齋戒沐浴過一般,其實下筆落墨時,必須全身貫注,血脈平靜,呼吸平穩,心平氣和,柔和自然,才敢落筆拉線條,且最後達到了專注與忘我。
土法煉鋼描菩薩,慢慢對佛法產生高度興趣,因為用毛筆作手藝,感受到戒定慧的「定」字與「靜」字。猶如結廬在人境,卻無車馬喧,著實可貴。
就是如此透過毛筆的手藝禪,對佛法產生興趣,體驗到佛陀生命無常苦迫與生命實相的教誨。
南傳相應部第一經有四句佛陀教誨:
有回弟子問佛陀,如此的生命世界,業力四處流動輪迴輪轉,身處其中的我們,好像活在狂流巨浪中,請問老師(佛陀),是如何渡過?
佛陀說:我不滯留,也不掙扎,渡過此瀑流。
再問如何做到的?
佛陀再回答:如果滯留,就會沉沒,因為你繃得緊緊的。如果掙扎,反易被狂流捲走。
如何實踐呢?
在生活中,必須有停看聽的能力,領悟中道修行其醍醐味。~不急不徐,不慍不火,不鬆不緊,隨見整個身心,處在甚麼狀態,才能隨順波流,不滯留,也不掙扎,即是禪修。
禪修如何做呢?生活中處處有禪修的契機,家母做女紅如禪修,白描菩薩亦如禪修,這份珍貴的感覺,讓我願意每早打坐,經行,抄經,願意閱讀佛經,有所思維。每人可為自己設計一份禪修!如此可在專注忘我下進入安靜世界,且從深沉寧「靜」中發覺原來內心本質的幸福,無須外求。煩惱擱置,即能發現一種純淨的喜悅,此即是「淨」。
然後覺得,活著真好!一切好好壞壞因緣,都值得珍惜,而產生一種感恩的心。
透由此感恩的心,面對生命的一切因緣,懷抱一種「敬」意。「靜」「淨」「敬」是一帖心靈藥方。
最後分享早晨禪修的一個段落與大家分享~慈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補充:
慈經Metta
https://youtu.be/ky3NfRLMowU
雲端雜記本與剪貼簿
~【雲端雜記本與剪貼簿】~
2020年1月31日 星期五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福智~一個師法友完備的心靈學習環境
學習廣論的1000個好處
記得以前在培訓班時, 曾就朝禮法會的傳單, 一字字打字放到LINE, 且試擬了六個問題, 結果都沒有人作答。 由於對象是培訓人員, 於是也問到課程設計。 在此大膽分享給各位, 或許現在寫下的答案, 一年後,答案會變不同, 並非要拜託您們作答, 單純分享...
最常檢視十篇貼文
-
《常師父的晨起緣念》 . 記得早晨起床後,就是「皈依」,至誠懇切地唸三遍,假如家裡有佛堂,跪在佛前,否則,坐著連念三聲,而後,心中思惟發願: 暇滿人身難得,我得到了,難道就這樣為世間的虛名假利而空忙、而沉淪痛苦嗎?今天有幸遇見佛法,認識世間的安樂都是無常、都是虛幻,我千萬...
-
【如何研討廣論】 作者:真如老師 第三講 『結合心續就是把文義聽清楚』 怎樣結合心續?大家的重點都放在能不能找到現實生活中的一個例子,看一看自己有沒有用到(業果)四決定的道理,是不是大部分都這樣的? 我的看法跟大家略有不同,我認為在上業決定道理的第一節課時,必須讓大家瞭解...
-
做善行的好處 (恭錄老師開示) ■ 1、研討進度結束之後會花15分鐘做善行點滴,說自己這一天在家裡做了什麼善行,比如聽廣論是善行,原來不拖地的拖地了也是善行,不刷碗的刷碗了,這個是善行,該吼的事情不吼了是善行,甚至說省水了或在路上撿個垃圾,或者對鄰居沒那麼討厭,這都是一個心裡的善...
-
深夜心音文字整理 《 深夜心音 _ 憶佛恩 》 這是兜率天王還有天眾在旋繞佛,頂禮佛,在一面卻立讚佛。大家都知道佛陀是從兜率天降臨到我們人世間的,所以兜率天的天眾實際上就是佛陀的弟子們,就像自己一家人,他們對佛陀的那種感受栩栩如生。兜率天王這首讚偈跟很多讚偈不太一樣,裡邊...
-
《 文殊讚雲海(一)真如恭誦 》 https://youtu.be/SiaMuKX3NUI 在大乘佛法中,文殊師利菩薩於法表「般若智慧」。文殊菩薩右手持慧劍,左手執蓮花,上有般若經函,象徵以智慧劍斬斷無明,依般若慧成就佛道。《大方廣佛華嚴經·入法界品》:「文殊師利常為無...
-
「此等之中,思唯是業而非業道,身語所有七支是業亦是業道,思行處故。貪欲等三,業道非業。」 消文: 所謂「業道」即是透過它而造業的方法之道。 「此等之中,思唯是業而非業道」 ~ 在這所提及之十業道中,造因階段的起心動念,因位之思,本質上會造下 「 業 」...
-
讚頌: 《 六字大明咒 _ 真如恭誦 》 https://youtu.be/mGkDM-TjEFI 廣論:親近善士 P28L6 止 昨日貼出了五道十地對照表。 乃因手抄稿第二冊 P209L9 如下所述: 達實性者,是殊勝慧學, 前面已經說了戒定慧了,這個...
-
菩提道次第攝頌朗讀 日常師父 https://youtu.be/3Go7TipnJ8c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01 三十八攝頌 道前基礎與共下士道 https://youtu.be/mMseJNDg7uc 02 三十八攝...
-
記得以前在培訓班時, 曾就朝禮法會的傳單, 一字字打字放到LINE, 且試擬了六個問題, 結果都沒有人作答。 由於對象是培訓人員, 於是也問到課程設計。 在此大膽分享給各位, 或許現在寫下的答案, 一年後,答案會變不同, 並非要拜託您們作答, 單純分享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