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師父音檔:
有了這樣的自利,才能夠利他,要不然你自己都不能解決,說幫別人,那不是荒唐嗎!尤其是佛法,更談不到。
為什麼要這麼說呢?佛法真正說的內涵是,沒有錯,要解決一切痛苦,得到一切圓滿的快樂,可是同樣地說苦樂,跟世間有個絕大地差別。世間所以不能解決這問題,因為無明,不能認識這個事情的真正的真相,顛倒所產生的結果,明明是苦的,我們把它看成功樂的。所以佛真正出來的一定哪指出世間的真相,說告訴我們世間的真相。
現在我們不了解這一個修學佛法必然的次第,所以修學佛法必然次第,了解世間真相苦的,一定是第一個策發厭離心,有了這個厭離心以後覺得……。為什麼有厭離心啊?因為覺得:哎呀,世間原來這麼苦啊!我以前不了解它呀,然後被它迷糊住了啦!被這無明所欺騙了,所以產生了一個大厭惡!所以由於這樣的了解、厭惡,一心跳出來,然後自 (p123) 己又推己及人。
他說我們這個修行人,修行人講道德,世間普通一般稍微有一點道德概念的人,都不會只管自己,何況是個修行人哪!所以他更進一步推己及人,才想幫助別人。
那麼那個時候想幫助別人的時候,他就感覺到,以自己的心曉得:「哎呀,這個世間這麼錯,大家迷糊啦,然後貪著難捨啊!」那時候勸別人:「哎呀,你要認得清楚啊,不要貪著,結果你的痛苦所以不能解決因為不認識啊!」那時候才是大乘。
假定我們不認識這個,自己對這世間的事相不認識,還貪著難捨,你去勸別人,你勸些什麼啊!這不是很清楚嗎?這個世間好得很欸!我自己都捨不得,你叫別人家說捨掉它,那不是顛倒嗎?這個大乘從何談起呢!實際上我們有太多人說這種事情。
不過有一點我們要了解:我們不要了解這個東西隨便妄加批評別人。
這個佛菩薩到世間來,一定示現我們世間共同的量則,跟我們哪,所謂同事,他也跟你一樣,跟我們混在一塊兒,然後呢慢慢地接近,引導你。我們應該有這個正確地認識,然後有了正確認識,自己衡量自己,努力爬上去。
所以剛才這種道理,是用來衡量我們自己,只有修學佛法,你能夠這個拿標準衡量自己就對了,不要看別人,看別人的話你就錯了。所以處處地方佛經上面都告訴我們哪,你要了解這個,要了解這個,這個是非常重要的!
(p124) 你如果不了解這個,修學佛法了以後得不到好處,反而有害處。
為什麼呀?因為你沒有修學佛法,你這標準是世間的標準,世間的標準嘛大家本來是雜染的,馬馬虎虎也就算了,彼此彼此。
現在你修學了佛法,了解了佛法,佛法的標準高得很欸,它是佛的標準欸!然後你拿這個高的標準,拿得來不自己淨化自己,然後就拿著來看別人,這是個照妖鏡,一看哪!嗨,天底下所有的人是妖魔鬼怪!這不是很簡單嗎?因為這個所有的大千世界只有一個是佛,佛也已經涅槃了;既然佛涅槃了,現在生在世界上面,當然沒有一個圓滿的,所以每一個都是妖魔鬼怪。
只有一個人沒照到,誰呀?我。本來要這個東西淨化你自己,照你的,你不幸照錯了。因為你看見別人都是妖魔鬼怪,你責備別人哪,結果害了,自己下地獄了,諍論!所以末法的時期叫鬥諍堅固,這點我們要了解的。
所以剛才這個道理,是了解了是淨化自己的,別人都是佛菩薩。
所以這個佛菩薩都用種種不同的境界─我們常常拿普陀山,普陀山哪,哎呀,各式各樣的人都有的,的的確確佛菩薩就在示現,他告訴我們哪,你不要隨便看別人喏!佛菩薩就示現這種量,他慈悲所以示現這個量。
你了解了這一點哪,我們自然不管別人,管自己。所以如果說我們自己心裡面放不下,千萬不要說:「喔唷,我這個是大乘,小乘才管出離喔!」這個錯誤的,那我們要認得。
一定要自己有了厭離心,然後進一步策發菩提心,然後呢再繼續下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